第(2/3)页 “去办吧,我魏国当的起公候国!”魏琊淡淡笑道。 “诺!”孟歌面带笑意的弯腰作辑应道。 时间缓缓流逝,日子一天天过去,一晃两个多月,正云十七年,十月二十八日。 这一天,吴国还没有被灭,还有忠于姬信的人在各地反抗,但鸡蛋焉能击石? 由于王宫被拆,群臣暂时不用上朝,只需上传奏简即可,魏琊在书房之中,认真的批阅奏简。 “这一年,又是大丰收!”魏琊脸上带着淡淡笑容。 今年已经丰收,在系统2500%粮产加成下,魏国原本两百万亩,外加占领吴国八十万亩已耕种田地,总计二百八十万亩,为魏国朝廷上贡了2.5亿石粮食,百姓也收获2.5亿石粮食。 魏国国库充盈,总粮产3.6亿,白银都一亿两,铜钱乃至各种珠宝数不胜数。 魏国民富国强,贸易昌盛,魏国如今是天下诸侯之中,美酒、粮食、皮革最大的出口国,没办法,粮食太多,不能干放着,即将腐烂的粮食,通通拿去做酒,或者拿去贩卖。 若是有人认真统计,就会发现,整个天下最大的粮商、酒商,都是魏国人。 魏国迎来史无前例的大丰收,惊呆了天下诸侯,也稳定的吴国民心,更加认为魏国就是天命之国,魏王天命之王! “王上天命之王,老天垂青!”司忠满脸笑意的对着魏琊作辑笑道。 “是啊,老天爷垂青我魏国啊,这样,传孤王诏,着令各郡守扩大学堂,扩大到可以容乃千名学子,需要多少钱,直接往上报,到时让太守直接汇总过来,孤马上批钱下去!”魏琊一脸正色道。 教育乃百年大计,不光是浅默化废除各国文字,也是提高国民知识水平,这样的国家,才有希望! “诺!”司忠作辑应道,当即转身离开。 司忠走后,魏琊继续批阅奏简。 时间飞速流逝,正云十八年,二月十七日。 第(2/3)页